智能驅動控制方面尚存在的技術壁壘 |
發布者:江蘇千信聚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9-23 11:30:08 點擊次數:566 關閉 |
近段時間業內在智能驅動控制技術的突破和創新近段時間智能驅動在調光技術上創新并不多,其中最受關注的應該是圍繞‘Human Centric Lighting’, 即‘人本照明’的理念。例如,雙通道的DALI Type 8調光驅動,僅占用一個DALI地址,配合可調色溫光源,可以對色溫進行平滑的調節。 在控制方式的突破和創新主要體現在無線通訊技術的大量應用。越來越多的驅動廠商推出了Mesh BLE, ZigBee, 低功耗Wi-Fi的無線控制智能驅動。這些驅動安裝布線簡單便捷,可以靈活組網和分組,遙控器和手機APP控制,還可以集成到智能家居和樓宇控制系統。 伴隨著物聯網IoT,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風口式的高速發展和大規模普及,物聯化的智能驅動也在前所未有的快速落地。例如,道路照明通過IoT智能驅動的照明節能,遠程控制,數據上傳,遠程監控,能源管理,Wi-Fi熱點布置等功能實現智慧城市照明 總體而言,智能驅動控制還是跟隨智能照明的發展,目前智能照明還沒有里程碑式的發展,還在量變引起質變的量變過程中,都是一些小修小補的小創新,所以智能驅動也都是在外形、體積、使用方式、調光方式等方面的一些小突破,革命式的創新還需要假以時日。目前在智能驅動控制方面尚存在的技術壁壘及攻克方法 目前智能驅動控制方面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壁壘。 真正阻礙“智能”驅動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和大范圍普及的是缺少行業統一的技術標準,以及缺少能夠主導市場的開放性通訊協議和互聯互通方式,F在的‘智能化’協議百家爭鳴,各自都在積極擴大自己的生態圈,相似卻又不能直接互通。例如,采用ZigBee無線協議的小米驅動與同樣采用ZigBee的飛利浦HUE是不能直接通訊在一起使用的。 使用Mesh BLE的CASAMBI電源和遙控器也不能連接和控制同樣是 Mesh BLE的Sengled的燈具,等等。導致大多數驅動研發生產企業雖然已經完成技術儲備,但在市場層面仍然處于試水和觀望階段。在觀望和等待更明確的標準和通訊協議的整合 就跟充電樁的接口一樣,國家標準化部門或行業協會需要盡快推出標準,在通用性和行業規范方面樹立標準,避免企業在研發方面的資源浪費和重復投資,也避免消費者在使用方面的因為通信的接口或協議不同而造成損失,進而影響消費者使用的信心。 |
手機網站!
手機網站!